2013年7月27日 星期六

愛上Siri?麻省理工首席科學家的愛戀




你也喜歡夜深人靜的時候,窩在沙發上,對著iPhone Siri說話,看看她會給你什麼驚喜嗎?





她的回答,有時令人噴飯,有時又什麼都搞不懂,有時卻貼心無比。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樣,好奇到底這位Siri小姐(我一直賦予它如此性別),怎麼思考,又如何能跟各式各樣的人聊天?

這次很幸運,能專訪到Siri發源─智慧語音的創始人─麻省理工學院首席科學家凱茲。留著大大的鬍子,笑起來卻帶點童貞,凱茲是個不折不扣的機器人迷,還透露從小就喜歡對著機器人說話!





有趣的是,凱茲這回是第一次來台灣,甚至是第一回到亞洲!還記得我在錄影現場,初次見到凱茲時,他看起來慈祥風趣,卻有點虛弱。原來是因為時差問題,整晚沒睡覺,實在是辛苦他了!

不過嚴重睡眠不足,甚至一度打算退出錄影的凱茲,卻在談起機器人的未來,自己對機器人的研究和熱愛時,眼睛散發出熊熊光芒,甚至虛弱的語調也變得中氣十足些。讓我都得費很大的力氣,才能忍住自己即將脫口問的那一句:「你覺得人類會像電影劇情般愛上機器人嗎?」





因為對凱茲來說,跟機器聊天更顯放鬆,機器人能為他服務,甚至現在科學家正在積極研發,讓機器人能夠感測和辨識人類的情緒,依此決定要說什麼話。

一旦機器人還學會「看臉色」,人類未來生活可能將起巨大變化!





就像日本的虛擬歌手初音未來,讓多少年輕人著迷,即便知道他是假的,聲音也是來自於聲優,卻仍為他癡狂、傾倒,或許就是那份「超現實」,讓人類能寄予更多現實生活中,無法達成的期待,也能更放縱自己的愛戀。

虛實,虛虛又實,實而則虛。人類生活尚且如此,換做一開始便知道是假的,或許反倒更真了些。


◎關鍵對話專訪請看這↓




與人對話-智慧語音揭密-未來懂情緒-上

與人對話-智慧語音揭密-未來懂情緒-中

與人對話-智慧語音揭密-未來懂情緒-下


【工作幕後】超微突圍,so do I?






曾經有觀眾寫信問過我,記憶最深刻的專訪是哪一場?如果真要說來,應該就是訪問超微這位印度籍的副總裁吧!





談到超微,大家可能陌生,但他曾經在電腦當紅時,當上全球處理器二哥,僅次於英特爾。在英特爾稱霸時代,這可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。

只可惜隨著時過境遷,智慧型手機和平板崛起,處理器全為電腦、筆電量身打造的英特爾,十八般武藝淪落無用,自身難保,更遑論身為老二的超微。超微受到的衝擊之大,讓這間全球電子大廠,去年裁員超過2千人,更讓不少分析師擔心,恐怕捱不過2013年。




專訪之前,想問的問題很多,關於智慧型手機衝擊,關於如何看待平板魅力,最想知道的,還是超微打算怎麼辦?

不過採訪當天,原本跟公關談定的採訪大綱,卻完全不能用。這位副總裁堅持因為在「Silent Period(緘默期)」,也就是受到美國證交所規定不能談營運的時間期限,所以不能談市場、不能談數字,只能談他們當天舉辦的活動「內嵌式」晶片,讓我當場傻眼。




首先是不明白為何會如此突然,直到當天才被告知;另外就是內嵌式晶片對於觀眾來說實在非常陌生,又是非常小眾,很擔心做完的效果會不忍卒睹。更別談我所有的準備都白費心血,得現場隨機應變。

於是我想了半天,靈機一動,看到現場有一台搭載超微內嵌式晶片的平板電腦,雖然外貌笨重,因為是工業用,但就是個Win8系統的平板,隨即拿來當作開場介紹,並透過這台平板,把話題重新牽引到超微如何突圍!

話說當天我跟副總裁溝通了半小時,繞了一圈,旁敲側擊,還是問了我原本的問題,只是讓他可以避開緘默期許多數字不能談的尷尬,最後副總裁意味深長地看著我,說了一句「You are smart!」後,終於點頭願意進行錄影。只是我因為時間來不及,只能草草在筆記本上列了3大點就上場,緊張心情真是筆墨難以形容!最後順利結束,在場的公關們也拍起手來!畢竟實在是一個非常難處理又僵持的局面,終於化解了呀!







這一次訪問經驗,我想應該永生難忘,實在太刺激了!而訪問,很多時候,其實也是種溝通,考驗尋找共識的能耐。面對不同國家的人的脾性,面對現場突發狀況,以及雙方各有的期待,如何皆大歡喜,真是學了還得再學的課題,而這也是身為記者有趣之處呢!


註記:雖然當天有些僵持,但超微副總裁非常親切,超微的公關也很盡力配合,仍相當感謝超微。






◎關鍵對話影片參考↓


超微攻平板突圍

面板女王真面目 旋風訪台算盤?



留著一頭馬桶蓋,笑起來圓圓的臉,親切萬分。這位看起來像標準極了的中國大媽,卻是在面板業叱吒風雲,每每來台成群媒體追逐,一年經手對台千億元採購的「大陸面板女王」─白為民。




說真的,見到他第一眼,我就喜歡他了!他臉上一點脂粉也沒有,進門就大喊嚷嚷,「別只讓我訪,他(指著一旁的陪同人士)一起加入吧!」配合著爽朗無比的笑容,豪邁、大度又親切的像是家中長輩,讓我採訪前的緊張一掃而空。

有趣的是她的髮型,採訪前還小小中分呢!讓我趕緊問她有沒有梳子,順好齊劉海。而她同樣是爽朗笑了笑,回答「分開了呀?(不太在乎的樣子)」,然後拿起梳子,把自己可愛極的馬桶蓋再蓋好! (笑)

畢竟堂堂面板女王,中分怎麼行呢?




雖然對她是越靠近越喜歡,不過跑面板業一年半載的我,仍不能放過機會,問問這位大陸面板代表人物,到底對台灣的面板業打什麼主意。

畢竟,大陸華星光電、中電熊貓,可是拚了老命在建8.5代線,挑動面板產能供需失衡的敏感神經,更別說先前的大舉挖角台灣人才,甚至傳出是數百人團隊一次挖走的可怕動作。

面對我的尖銳提問,白為民也是很坦白,與台灣,就是既競爭又合作。抗台?抗韓?還是抗日?中國擁有偌大的市場,自然也擁有更大的籌碼。而一旁的台灣,我們除了繼續怪政府,像股東鞠躬道歉,何時才能揚眉吐氣,重新翻身呢?

這樣的期待和感嘆,在鎂光燈暗下的剎那,卻在心中迴盪。

台灣的四大慘業,卻在後起之秀─中國大陸的眼中視若至寶,兩岸的競合,似乎也意味著,這場世界面板大戰,恐怕越來越難纏。



◎專訪內容請看關鍵對話↓



與台廠競爭又合作-專訪陸面板女王-上

與台廠競爭又合作-專訪陸面板女王-中-

與台廠競爭又合作-專訪陸面板女王-下-

魔球科技?!麻省理工教授解密





電影魔球Money Ball中,布萊德彼特飾演的球隊經理,從落魄潦倒,想要救起一支名不見經傳的次等球隊,一手爛牌卻靠「算」,精確的機率運算,不管感覺,不管球員大不大牌,只相信數字,最後贏得勝利。

棒球的輸贏,真的可以算出來嗎?聽起來確實不可思議;然而,當我訪問完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谷泰格之後,我確實地相信。



「電影魔球告訴我們一件事:一般人最容易記住的事情,通常是特殊事件,而非常態。」(麻省理工教授谷泰格,2013)
一頭花白髮,卻有結實的體魄,出現在我眼前的麻省理工電機系教授約翰.谷泰格,看起來就像美國電影中描繪的熱情球迷。
我是在2013年訪問谷泰格。當時的他,才剛因發表運動比賽的預測電腦程式,被ESPN大力報導,成為美國運動界關注焦點。有趣的是,這位有點年紀的教授,在被我問到,「你真的發明靠『算』,就能贏的方法嗎?」,居然露出青少年才有的陽光笑容,得意的說是。

談到為什麼會透過研究大數據分析運動比賽結果,谷泰格的答案也很青春洋溢。本身就是棒球迷的他,因為受不了電視球評常預估錯誤,決定靠拿手的統計學,記錄所有球員打擊率、上場得分率等總計約 15個變數,排列組合成一個勝利方程式。沒想到,這個程式居然改寫了美國運動比賽的命運。
大數據預測比賽結果:95%正確!
谷泰格:「我們設計了非常簡單的電腦程式,變數只有兩樣東西:一堆照片(例如投球),以及球隊多少局比賽順利得分。接著,我們蒐集數據,進行統計分析,依此建立出簡單的球隊經理決策預測模型。令我們很驚訝的是,依照這個模型,預估出的比賽結果居然95%正確!換句話說,儘管球隊經理口口聲聲說做決定的思考過程有多複雜,事實上卻非常簡單。
怎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?谷泰格解釋:「球隊經理最常用的兩項評估標準:得分率和投手三振率,在我們的分析模型中,顯示對比賽結果一點也不重要。大部分人都說重要,依此調度投手的兩項標準,在數據中顯示,不是影響比賽結果最重要的關鍵。」

原來問題出在決策的基準錯誤。然而,即便是人和機器,取得資訊的來源都是棒球比賽,基準怎麼會差這麼多?谷泰格:「電影魔球告訴我們一件事:一般人最容易記住的事情,通常是特殊事件,而非常態。因此,假使你常依據『記憶』做決策,那決策的基準將會是一些罕見案例,不過一般事件才是決策的關鍵來源。」


人腦其實不擅於記憶

聽到這裡,我忍不住在採訪中倒抽一口氣。數不清有多少時候,我都是憑記憶做決策,難道生活中一些難以控制的挫折感,都是因為錯誤基準形成的偏頗決策而起?這讓我想到google前資訊長梅瑞爾,寫得一本暢銷書「google時代一定要會的整理術」,也提到我們的大腦是讓我們無法有效整理生活的最大阻礙之一:因為它不擅於記憶瑣碎的事物,也不擅於做決定。我們常以為自己記得,記對了,但很可能記錯了:這個風險是,如果我們下決定是用腦袋中資訊做判斷,錯誤的資訊恐怕只會衍伸出錯誤的決定。

屏除人腦的情感和記憶對客觀事實的干擾,谷泰格把自己完全交給大數據,從中發掘事實真相。谷泰格:大部分模型會失敗,都是因把主觀判斷放入其中,造成只看到設計者覺得重要的影響結果。相反的,我的哲學是讓數據自己說話:盡可能減少比賽知識對於預測模型的干擾,用精密機器盡可能挖掘出超級多、更多的數據,但絕不試圖引導方向,只是單純去看數據告訴我們什麼故事。」

靠著讓大數據自己說故事,谷泰格做得「或許大球隊會願意多花兩千美元用電腦幫助決策」創業夢,迅速被洋基隊青睞而實現。洋基也因此開始積極培育資訊工程師,甚至新經理吉拉第也是資工系畢業,更發現,原來一年中有一半的錢,都付給受傷無法貢獻的球員,如何讓這些球員避免受傷,也成為谷泰格的下一個挑戰。如今,在台灣還用「人」管理球隊之時,美國大多數的球隊都採用大數據管理。這股魔球科技熱潮,從棒球延燒到NBA,谷泰格的研究更獲得ESPN報導,讓這年近半百的教授,回頭嚐到被兒子崇拜的幸福滋味。


大數據淘金夢:垃圾變黃金

訪問完,我睜得大大的眼睛有點酸澀,但心裡充滿激動。從沒想過運動也能算,而且算得這麼精準,甚至算出創業夢。大數據能給我們的,或許就是一次次垃圾變黃金的機會,考驗我們能否獨具慧眼,又是否畫地自限?我也很佩服谷泰格追求答案的勇氣,就是因為好奇,因為想要知道「到底誰預測準呢」,這個有點童趣的小動機,讓他發現了另一個可能。他的思考,除了證明我們應該要開始學著紀錄、學著相信資料、學著讓數據說話、甚至學著整理數據,也逼著我們凝視自身的限制。

人類永遠都是充滿限制又充滿無限可能,我們記憶力可能不好,我們體力可能有限,但是我們總會尋求不斷打破限制的機會,最常用的管道就是科技。只是,大多時候,我們寧可用錯誤和費時的方式過日子,只因不想要改變,所以不去看那些限制,或許我們都應該要常常正視自己的生活,試著去想像,怎麼讓科技改善我們的生活!


對我來說,打破限制最重要的,首先就是承認限制的存在:如同谷泰格赤裸裸地揭露,你以為你很聰明、記憶力很好嗎?你可能已經犯錯了還不知道呢!這也讓我再次想到google前資訊長書中提到的:限制分兩種,真實的限制和假想的限制。真實的限制是我們遇到的實際難題:假想限制是我們預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。要讓自己不斷進步的方法,就是只解決真實的限制,轉頭忽略假想限制—想清楚最糟情況會如何,別讓非理性的恐懼左右。

谷泰格教授用大數據突破了他的限制,成功算出球隊輸贏,完成了創業夢。或許,大數據要教導我們的,就是用數據事實告訴我們限制在哪,然後不再害怕這些限制。魔球科技的時代,下一個要突破的限制又是什麼呢?




◎關鍵對話影片請看這↓


魔球科技解密-巨量資料主宰輸贏-上

魔球科技解密-巨量資料主宰輸贏-中

魔球科技解密-巨量資料主宰輸贏-下